评建知识
评建知识
新一轮审核评估学习资料(二)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30日 作者: 来源:审核评估工作办公室

5.新一轮审核评估“破五唯、立新标”有哪些举措?

答: 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破立并举,将破除 “五唯”顽瘴痼疾作为考察重点,提出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的评估体系,在评估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强调立德树人评估导向,加强对办学方向、 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考察。 一是强化学校内涵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 避免单纯根据显性指标判断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在 办学指导思想上,重点考察学校是否确立立德树人   中心地位;在育人机制上,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形成 “三全育人”合力;在领导体制上,重点考察学校是 否确保党的全面领导。 二是改革对教师的评价,推 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坚持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第一标准。强化高水平教师投 入评价,不是看“帽子”教师数量,而是注重其对 本科人才培养的贡献。注重凭实绩、能力和贡献评 价教师,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突出 教书育人实绩。 三是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强化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完善“五育” 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引导教师投入 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获得感,从重结果评 价向重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转变,完善 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四是强化多元 主体评价,重点考察学校是否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 价方法,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评估机制和境外专家、青年教师、学生参与评估机制,从不同角度了解和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状况。


6.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对象和周期是什么?


答: 经国家正式批准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均应参加审核评估,其中: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应先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则上获得“通过”结论5年后方可参加本轮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每5年一个周期,本轮审核评估时间2021—2025年。

7. “两类四种”评估分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 新一轮审核评估根据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 和高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发展实际,采取柔性分 类方法,设计了“两类四种”评估方案。高校可根据 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各自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等进行自主选择。

第一类审核评估针对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 一流师资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重点考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举措与成效。

第二类审核评估针对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历 史不同,具体分为三种: 一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 审核评估,重点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 通本科高校; 二是适用于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重 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 是适用于已通过合格评估5年以上,首次参加审核评 估、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的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第二类审核评估重点考察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资源条件、培养过程、学生发展、教学成效等。



8.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有哪些?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类四种”, 第一类设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审核重点 38个;第二类设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7个、审核重点78个。具体特点如下。

一是分层分类设计指标体系。 第一类审核评估 少而精,适用于具有世界一流办学目标、 一流师资 队伍和育人平台,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校。第二类审核评估量大面广,细分为三种,分别适用于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的 高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高校。

二是突出本科教育教学关键点。 设置思想政治 教育、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生师比、生均课程门数、 优势特色专业、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指导、学生 管理与服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生发展、用 人单位满意度等审核重点,推动高校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

三是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 指标体系注重 兜底线、促发展,既体现国家意志,又给学校留足 发展空间。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首次设置统一必 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 高校根据要求和办学实际自主选择。增加定量指标, 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对标国家底线要求,

可选项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

四是监督高校办学“红线”问题。增设教师、 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 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 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审核评估。

 9 . 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程序有哪些?

答: 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程序包括评估申请、 学校自评、专家评审、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等六个部分。

一是评估申请。 高校需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 请,包括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时间。中央部门所属 高校(包括部省合建高校,下同)向教育部提出申 请。地方高校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其中申请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 员会(以下简称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第一类审核评估参评学校。

二是学校自评。 高校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 的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按要求 参加评估培训,对照评估重点内容和指标体系,结 合实际和上一轮评估整改情况,制订工作方案,全面深入开展自评工作,形成《自评报告》并公示

三是专家评审。 评估专家统一从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库中产生,人数为15~21人。原则上,外省(区、市)专家人数不少于评估专家组人数的三分 之二、专家组组长由外省(区、市)专家担任。采 取审阅材料、线上访谈、随机暗访等方式进行线上 评估,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入校深入考 察的存疑问题,形成专家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专家 组组长根据线上评估情况,确定5~9位入校评估专 家,在2~4天内重点考察线上评估提出的存疑问 题。综合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总体情况,制订问题清单,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

  通过教育部认证(评估)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免于评估考察,切实减轻高校负担。

四是反馈结论。 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分别负责审议《审核评估报告》,通过后作为评估结 论反馈高校,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于突破办学 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 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 生计划和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教育 部每年向社会公布完成审核评估的高校名单,并在 完成评估的高校中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经 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后发布,做好经验推广、

示范引领。

五是限期整改。 高校应在评估结论反馈30日内,制订并提交《整改方案》。评估整改坚持问题导 向,找准问题原因,排查薄弱环节,提出解决举措,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实行督查督办 和问责制度,持续追踪整改进,确保整改取得实 效。原则上,高校需在两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六是督导复查。 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高校整改情况进行督导复查。 对于评估整改落实不力、关键办学指标评估后下滑 的高校,将采取约谈高校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

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公开曝光等问责措施。

10 .新一轮审核评估在方式方法上有哪些创新?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创新评估方式方法,充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评估流程、实现一校一案、强化多元评价、落实减负增效。

一是增加线上评估环节,优化评估流程。 综合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 段,实行线上与入校评估“一体化”设计,充分发 挥线上评估考察优势,“做全做深”线上评估、“做准做实”入校评估,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相结合,让评估流程“优起来”。

二是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一校一案。“两类四种”评估方案中,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弹性 设置定量指标,设置必选项和可选项,兜底线、促 特色,尊重学校自主选择权和专家专业裁量权,与 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评估考察方案,实现一校一案,让组织实施选择权“落下来”。

三是注重常态化资源运用,落实减负增效。深

挖常态监测数据,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 数据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数据平台”)和年度就业  质量数据生成数据报告;精简入校评估专家人数、 天数、环节;免于评估考察已通过教育部认证(评 )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多措并举避免重复工作,让评估负担“减下来”。

四是丰富评估视角,强化多元评价。 构建了 “1+3+3”校内外多维立体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从常 态资源、学校、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元多维视角进行评价,让评价体系“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