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知识
评建知识
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背景分析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05日 作者: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摘自王振存,张清宇的《高质量语境下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价值、挑战与路径》

评估本身即意味着参照相应标准或指标,对某事物的表现进行评价.估量和论证等。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审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评估的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因此,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需要深入剖析评估工作所处的时代背景,以明晰开展评估的历史方位。

1.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程度进入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创新的高地,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龙头”,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居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国富民,教育为先。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含有国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过465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 ,提高至2022年的59.6%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特质表现为高入学率、大规模化、多样化等,而在满足这些特质之前,高校数量的扩增十分关键。202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9所(含独立学院164 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3所。高校的扩增,并不直接代表其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优质与否需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验证。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特征,评估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评估工作需要结合相应的背景要求不断明确评估导向,改进评估原则与方法,确保评估科学有效开展。

1.2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由“提速"转向“高质量”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成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标志着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明确的是,高等教育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时面临的问题和高速增长阶段完全不同。高质量不是单纯以追求质量为唯一标准,而是将高水平、高层次的质量要求作为教育发展的未来指向。新时代下,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目标已然由“提速”转向“高质量”。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质量语境下的高等教育蕴藏着宝贵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能够加快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发展潜力的挖掘,进而不断提升国家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等关键力量。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战略角色,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高等教育能够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以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现代化建设。当然,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转向“高质量”,也成为开展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要背景,对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期待。

1.3高等教育领域评价改革加速落实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2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教育评价是一种“为人”和“人为”的实践活动,“为人”的目的在于服务人的发展,"人为”的特质在于人是评价的主体。教育评价问题是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事关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事关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领域的i评价改革不仅是中央和地力I内的。在推注内容,更是人民群众的重点关注内容。在推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评价改革的相关工作正在加速落实,其中便包含有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内容。高等教育领域教学审核评佶的“背景板”,对于科学有效地丹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1.4高等教育改革面临数字化转型新趋势

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将呈现出非线性的指数级变化,扩容增长十分迅速。当前,人类所处信息时代的社会模式也将逐步转型,人类社会将迈向数字化的发展阶段。教育是社会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基石,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样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和重塑。教育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建设,有利于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预期目标,更有利于实现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理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热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在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所变化,其中便包括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数字化的统计工具、系统化的分析过程、可视化的结果呈现等都将助力评估工作的开展。当然,数字化转型新趋势为评估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风险,包括过度崇尚数字技术致使技术异化、前沿数字技术被垄断、技术应用引发伦理风险等。